2018年是中國經濟比較困難的一年,各行各業都是冬季。同樣調味品行業也是一樣。那么我們調味品廠家在2019年調味品的馬太效應要如何應對?下面我們做一個簡單介紹。
當然,也不是所有調味品品牌都過得這么舒服,就在調味品的各大龍頭迎來凈利潤高速增長的同時,同時各大調味品上市公司的業績數據卻有些“慘不忍睹”。
三季報數據顯示,佳隆股份在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速均遭遇下滑,其中凈利潤增速同比下降27.22%;而星湖科技和蓮花健康的日子也并不好過,兩家公司紛紛陷入業績虧損的“泥潭”。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,與中國調味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有著莫大的關系。
據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,乳制品、軟飲料、肉制品的市場集中度可以達到50%以上,而調味品僅為29%。以調味品行業中占比最大的醬油和醋為例,作為食醋市場傳統龍頭,恒順醋業在2017年僅占市場份額的4.8%;而作為國內第一大醬油企業,海天味業在全國市場擁有渠道布局,但其市場份額也僅為6.4%(海天味業去年稱其市場占有率為15%左右),整個醬油市場去年規模排名前10名的企業累計占比甚至不足20%。反觀日本醬油市場,醬油巨頭龜甲萬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32%。
在“強品牌”的驅動下,市場集中度較低的調味品行業在未來將會變得有門檻,但是它的門檻并不會體現在產品工藝有多復雜、多難做,而是體現在消費者粘性,以及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上,由強大品牌開啟馬太效應。
總結:經濟有冬天就會有春天的到來是困難同樣是機遇,如何將困難變機遇將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。2019年調味品市場的馬太效應如何應對大家不妨一起來探討探討吧。
(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疑問請聯系客服刪除)
產品評論